2024年6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号教学楼A207教室举行第十期“红色微课堂”。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全体学生和2022级学生组织部分学生。

本周“红色微课堂”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展开,李可佳、宫诗微、刘亦菲三位同学担任本次活动主讲人。
刘亦菲同学带领大家回顾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她向同学们介绍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得科学;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理想转为现实;苏联等国的实践,使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多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使社会主义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这帮助同学们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入的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宫诗微同学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的理论创新实现新飞跃、党和国家事业确立新目标、中国和世界关系开创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展现新面貌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以此鼓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李可佳同学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2022级刘璐璐、刘梦泽等同学依据红色微课堂评分标准对主讲同学进行打分,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中持续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鼓励同学们在学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撰稿:孟姝含
摄影:王雨璇 孙娟
编辑(审核):毛雯
终审:郭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