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我校在章丘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就迎评最后冲刺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体校领导,评建工作督察小组、迎评工作机构全体成员,全体处科级干部、教研室主任和评建工作联系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林松柏校长主持会议。
党委书记王玉华首先对迎评工作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校迎评工作正式进入倒计时。这是迎评工作的战前动员会,目标明确、任务单纯,全校上下要团结一致,站位全局,服从大局,聚精会神促评建,真抓实干搞教学,全心全意做服务。同时,代表学校党委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二要对照标准,尽心尽责,真抓实干;三要落实责任,严明纪律,实现目标。相信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此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开创我校发展的新局面!
我院院长刘振光教授作为学院代表在会上做题为“齐心协力抓落实,打赢迎评攻坚战”的发言。刘院长首先回顾了我校由山东教育学院到齐鲁师范学院多年来发展的历史,以及身为一名老教育学院人、老齐鲁师院人的骄傲和自豪。在我校评建工作冲刺阶段到来的关键时刻,刘院长代表我院全体师生阐明了态度:评建事关学校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输不起;评建旨在“定规矩、成习惯、注活力、促发展、锤文化”;紧紧抓住评建的关键不放,确保评估顺利通过,指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规范、实践教学的实施、考试试卷完备、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服务的周到和档案的完备以及访谈的应答自如。在发言的最后,刘院长再次强调:接受本科办学水平评估,与当年接受改制评估一样也是一场硬仗,战略上必须高度重视,战术上必须得法,如此这般才能战无不胜,即我们须以平常又不平常的心态迎接评估;本科办学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立规矩、成习惯、注活力、促发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文化,锤炼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齐鲁师院的一员,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经历学校两次接受评估的机遇,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随后,林松柏校长和各部门、学院负责人签订了迎评任务责任书。责任书的签订,也标志着我校迎评工作真正进入到了冲刺、倒计时阶段。
林松柏校长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王玉华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和尽心尽责、真抓实干的“四个一”标准,表示将坚决贯彻王书记讲话精神,抓落实、促迎评。同时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高度重视,评估是关乎我校切身利益的大事,没有与评估无关的事,没有与评估无关的人;二是主动作为,要主动了解评估各项指示体系与要求,主动参与、体现主人翁精神,主动维护大局;三是持之以恒,按“四三二一”的评估标准,逐步规范教学行为,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他强调工作要有激情,坚信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打赢这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攻坚战!
附:刘振光院长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
齐心协力抓落实 打赢迎评攻坚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与其说是作为二级学院的负责人代表发言,还不如说是作为一名老教育学院人、老齐鲁师院人发言更为贴切,更为亲切。工作30多年来,我同许多在座和不在座的许多人一样,怀揣着“学校发展我发展,我与学校同发展”的赤子之心,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敢稍事懈怠,上下求索,努力拼搏,使学校由小变大,由一所仅有100多亩校区面积的成人高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1300多亩校区面积的普通师范本科高校。我自豪,我骄傲,“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稍宽终不悔。”最新一期的校刊所刊发的名曰《十年——纪念章丘校区开工建设十周年》的专刊,引起了我对当年学校由成人高校改建为普通高校那段众志成城、轰轰烈烈历史的回忆。我们忘不了,在那段日子里,为改建大家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流汗流泪,无怨无悔;我们更忘不了,有人家中老人病重,没能侍奉在前,端茶倒水,甚至有人在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刹那还坚守在迎评一线,进了忠却没能尽孝,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终生遗憾......。天下不负有心人,一切一切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则是学校改建的成功。
创新无止境,发展更无止境。自2013年评建工作启动至今,已近四年。近四年来,全体师生员工,兢兢业业,为评建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最终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迎评动员大会的召开表明,评建冲刺的战鼓已经擂响,号角已经吹响,“开工没有回头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我想代表马院表明以下几点:
一、评建事关学校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输不起。评建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更事关每个人的发展,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侥幸心理。对教职工来讲,评估顺利通过后,学校的招生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来讲,假设评估通不过,就意味着大家是不合格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不合格的学生。历史的经验反复说明,“一个集体好下去、人人都是收益者;一个集体坏下来、人人都是受害者。”“学校好,个人才会好。”顺利通过评估“人人皆有责、人人须参与”,全员上下务必形成合力。
二、评建旨在“定规矩、成习惯、注活力、促发展、锤文化”,我们须明确、明了。公开讲来,评建的原则和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而实际上,对我们这类脱胎于成人高校的高校来讲,评建的目的在于“定规矩、成习惯、注活力、促发展、锤文化”。评估更多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况且形式在更多的时候是为内容服务的。在评建的冲刺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迎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撸起袖子加油干,瞪起眼来抓落实,做到“心中有事、眼中有活、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紧紧抓住评建的关键不放,确保评估顺利通过。“新建本科高校办学评估指标体系”所要求达到的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所强调的9大重点问题是:领导作用的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教育经费的投入;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课程建设;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重点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规范、实践教学的实施、考试试卷完备、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服务的周到和档案的完备以及访谈的应答自如。对此,我们务必紧盯不放,在“实”、“精”、“细”再下一番真功夫、死工夫,在一系列重点问题上,做的再多也不为过,做的再细也不是错。对这一系列工作,对二级学院来讲,党政领导负总责,全体教师是主体,各教研室主任是中坚与骨干。只有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推、不拖、不懒,我们才能顺利通过评估。
最后,我还是重复原来说过的三句话 :
一是接受本科办学水平评估,与当年接受改制评估一样也是一场硬仗,战略上必须高度重视,战术上必须得法,如此这般才能战无不胜,即我们须以平常又不平常的心态迎接评估。
二是本科办学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立规矩、成习惯、注活力、促发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文化,锤炼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是作为齐鲁师院的一员,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经历学校两次接受评估的机遇,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